新闻活动
健康体检做颈动脉超声,有价值吗?
来源: | 作者:pmtf18c49 | 发布时间: 2019-09-18 | 5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非常成熟的检查方式,在临床诊断和健康体检中都被广泛地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病发生的预测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检查在国内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存在很大问题,主要体现为方法及判别标准不统一、报告书写格式不规范。颈动脉超声检查操作必须尽快规范。


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方法中,颈部动脉超声无疑是目前公认的反映早期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是观察血管结构改变的一个通用指标。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将超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认为颈动脉超声能提供诊断颈动脉硬化的相关信息。颈动脉超声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方法在国内开始应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


短短几十年时间,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检查方式日臻成熟,所提供信息的诊断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增加伴或不伴斑块形成,不但提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的形成,而且预示着全身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1]。颈动脉超声检查无论是在临床诊断中还是在健康体检中都在广泛地运用。


颈动脉直径平均1厘米,其血管管壁分为三层,分别叫内膜、中膜和外膜,一般情况下三层紧密连接不分开。而颈动脉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有病变的情况下内膜会分开,在内膜和中膜之间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内由于血流缓慢,很容易会形成血栓,血栓顺血流进入颅内就会导致中风(脑卒中)。


>>>>为什么颈动脉夹层会导致严重的中风(脑卒中)?那什么是颈动脉夹层呢?


颈动脉是在颈部能够摸到的大血管,从心脏主动脉发出,左右各一根,向双侧大脑半球供血



基本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局部病变治疗。

  病因治疗很重要,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很多,上文提到的可控不可控危险因素就是最常见的原因。颈动脉硬化者需要通过戒烟、饮食、运动、调整生活习惯,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等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病因治疗贯穿颈动脉硬化治疗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要终生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病因的药物包括一些抗动脉硬化的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还需要定期评估心血管风险。
  局部病变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主要针对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并且伴有症状者,或者重度以上狭窄无症状者。
  手术治疗通常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介入治疗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严重的颈动脉病变,手术效果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要血管专科医生谨慎判断。
  动脉硬化是一个人体血管自然退化的过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缓这个过程,但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建议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适宜人群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关注动脉硬化,关注血管健康。


总结一下:颈动脉其实很脆弱,过度拉伸或者旋转以及按摩等都有可能导致颈动脉夹层,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颈动脉,千万不要“玩坏”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