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来源: | 作者:pmtf18c49 | 发布时间: 2019-09-18 | 544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来神经内科就诊,主动要求进行颈动脉超声的筛查。这反应了老百姓对健康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一件好事。


但是,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医生,也越来越体会到,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所在,反而因为检查报告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造成了过度要求检查和治疗。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颈动脉超声检查到底查了什么?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希望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医疗和保健。

正文

一.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治疗?

回答是肯定的。颈动脉相当于我们全身动脉系统的一个窗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全身动脉系统的健康状况。如果颈动脉发现了动脉粥样斑块,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均有可能也存在有斑块。动脉粥样斑块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因此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就应该积极接受治疗。


二.如何治疗?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非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不仅指药物治疗,还包括非药物治疗,并且后者更为重要。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无论斑块大小、无论是否造成了血管腔狭窄,均应该立即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控制饮食摄入量、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斑块进一步增长或增多;


2. 积极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除了前面所述的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外,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


3. 关于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需要应用他汀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若颈动脉斑块导致了颈动脉明显狭窄(狭窄≥50%),一般均应接受他汀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


若颈动脉斑块未导致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则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病或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有以下几种情况:1)已确诊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无论颈动脉有无明显狭窄均应立即接受他汀治疗,将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2)无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但患有糖尿病并伴高血压,也应服用他汀将LDL-C控制在2.0mmol/L(最好1.8mmol/L)以下;3)患有糖尿病,且LDL-C>2.6 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疗;4)慢性肾病(III期或IV期)且LDL-C>2.6 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疗;5)存在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且LDL-C>3.4 mmol/L,建议应用他汀治疗将LDL-C降至<3.4 mmol/L。以上是一种简单的判定方法,在临床上还应全面分析患者其他情况综合判断。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与他汀治疗,可以有效延缓斑块的增长,部分患者的斑块甚至会缩小乃至消失。


4. 是否需要应用阿司匹林? 这也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若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狭窄(狭窄≥50%),一般均应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 mg)。若患者只是存在一处或多处斑块,但未导致管腔狭窄,或虽有狭窄但狭窄程度<50%,则需要结合患者所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此类患者若具有以下≥3种危险因素,则建议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 mg):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2)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3)糖尿病;4)高胆固醇血症;5)肥胖(体质量指数≥28);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7)吸烟。此外,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者也是应用阿司匹林的适应证。


发现颈动脉斑块无需过于紧张,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对于因斑块导致颈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针对局部病变进行特殊治疗,例如颈动脉支架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





                                                                                               脑中风,长期以来只重视抢救,不知道预防。其实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原来,引起脑中风的血栓,往往是颈动脉的血栓,它随血液上行堵塞了脑血管。所以导致颈动脉 血栓、引发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糖尿病、冠心病、慢性牙周病、缺血性眼病、长期大量吸烟、长期大量饮酒。45岁以 上女性、55岁以上男性,若有上述一种因素,中青年若有上述两种因素,就要做颈动脉B超检查。这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人民日报》上 发出的忠告。                                    

                 

脑中风,是生命的第一杀手
                   

目前我国脑中风引起的死亡居因病死亡第一位,超过心血管病和癌症。脑中风筛查的主要方法是做颈动脉彩色B超,看看颈动脉是否狭窄,如果狭窄,就要治疗。颈动脉在脖子两侧,做B超很方便。


动脉硬化-脑中风,是人所皆知的两部曲。但人所不知的是:动脉硬化是先从颈动脉硬化开始的,先有颈动脉硬化,后有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因为动脉里形成了斑块,于是动脉就失去了弹性,变为硬化。那么,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斑块是否造成颈动脉狭窄,就可提前预防脑中风。

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占85%左右,出血性脑中风占15%左右。


血液经由颈动脉流向脑动脉。如果颈动脉形成斑块,造成狭窄,那么流向脑动脉的血液就会减少,大脑就会缺血;颈动脉斑块的表面比较粗糙,血小板等成分容易集聚 在上面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就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如果颈动脉斑块破裂,那么破裂的斑块也会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破裂的斑块会出 血,出的血也会形成血栓,这样形成的血栓也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年轻人的血管里一般没有斑块,但是如果“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一旦其他生化 成分、生化条件也都具备,就会迅速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缺血性脑中风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颈动脉硬化严重,那么脑血管的硬化也不轻,若血压 升高,硬化的脑血管就有可能破裂出血。血压升高,为什么脑血管容易破裂,而别处血管不容易破裂?因为别处血管有肌肉层保护,而脑血管血管壁很薄,血管外的 肌肉层也很薄,缺乏保护,所以容易破裂。大脑里的脑膜,分为硬脑膜、软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与蛛网膜的间隙,叫蛛网膜下腔,网膜下腔处的血管若有先天畸形 或瘤,也容易破裂出血。

两种脑中风合起来统计,死亡率在30%左右,70%左右可以抢救过来,但会落下偏瘫、失语、痴呆等残疾,将缩短寿命10年以上。


一病多名:脑中风、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溢血。


脑中风是个中西合璧的名称。


中医叫中风,就是中了风邪,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长,有风邪、风毒、风热、风寒、风湿等等。


西医叫脑卒中,卒通“猝”,突然的意思,就是突然被击中。西医也叫脑血管意外。


脑中风又有四种具体叫法:脑血栓,就是脑血管里有血栓,血流减少直至血流不通,症状在几天内由轻到重;脑栓塞,就是血栓或者斑块把脑血管一下子堵塞,发病突然;脑出血,就是脑血管破裂,血流出来了;脑溢血,就是脑出血。

两种脑中风合起来统计,死亡率在30%左右,70%左右可以抢救过来,但会落下偏瘫、失语、痴呆等残疾,将缩短寿命10年以上。


一病多名:脑中风、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溢血。


脑中风是个中西合璧的名称。


中医叫中风,就是中了风邪,中医认为风是百病之长,有风邪、风毒、风热、风寒、风湿等等。


西医叫脑卒中,卒通“猝”,突然的意思,就是突然被击中。西医也叫脑血管意外。


脑中风又有四种具体叫法:脑血栓,就是脑血管里有血栓,血流减少直至血流不通,症状在几天内由轻到重;脑栓塞,就是血栓或者斑块把脑血管一下子堵塞,发病突然;脑出血,就是脑血管破裂,血流出来了;脑溢血,就是脑出血。